琅琅上口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琅琅:玉石相击声;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;也指文辞通俗;便于口诵。
出处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自幼即喜识字,授以唐诗,琅琅上口。”
例子但在我自己有记忆的二、三岁时,她已经把唐诗绝句教我暗诵,能诵得琅琅上口。(郭沫若《沸羹集 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》)
基础信息
拼音láng láng shàng kǒu
注音ㄌㄤˊ ㄌㄤˊ ㄕㄤˋ ㄎㄡˇ
繁体瑯瑯上口
正音“琅”,不能读作“liáng”。
感情琅琅上口是褒义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琅”,不能写作“朗”。
近义词抑扬顿挫、字正腔圆
反义词诘屈聱牙
英语can recite quite fluently(easy to pronounce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回心转意(意思解释)
 - 响答影随(意思解释)
 - 沟满壕平(意思解释)
 - 匡乱反正(意思解释)
 - 投石问路(意思解释)
 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 - 云天雾地(意思解释)
 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 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释)
 - 民不畏死(意思解释)
 - 作贼心虚(意思解释)
 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 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 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 - 贤母良妻(意思解释)
 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 - 平地一声雷(意思解释)
 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 - 白云苍狗(意思解释)
 - 了如指掌(意思解释)
 - 义不容辞(意思解释)
 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 - 过甚其词(意思解释)
 - 阴阳怪气(意思解释)
 - 孤注一掷(意思解释)
 - 西学东渐(意思解释)
 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释)
 - 牛头不对马嘴(意思解释)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