噤口卷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缄默不言。
出处宋·苏洵《谏论下》:“迁其赏于不谏,迁其刑于谏,宜乎臣之噤口卷舌,而乱亡随之也。”
例子清·王韬《弢园文录·洋务下》:“至此几于噤口卷舌,而绝不敢复措其手足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ìn kǒu juàn shé
注音ㄐ一ㄣˋ ㄎㄡˇ ㄐㄨㄢˋ ㄕㄜˊ
繁体噤口捲舌
感情噤口卷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说话。
近义词缄口不言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高(意思解释)
 - 浇风薄俗(意思解释)
 - 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(意思解释)
 - 严刑峻法(意思解释)
 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 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 - 主忧臣劳(意思解释)
 - 视微知着(意思解释)
 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 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 - 慌里慌张(意思解释)
 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 - 时易世变(意思解释)
 - 目不忍见(意思解释)
 - 铺天盖地(意思解释)
 - 自命不凡(意思解释)
 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释)
 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释)
 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 - 道山学海(意思解释)
 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 - 地大物博(意思解释)
 - 举止娴雅(意思解释)
 - 立地书橱(意思解释)
 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释)
 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 - 汗马功劳(意思解释)
 - 屡试不爽(意思解释)
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