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释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博通经籍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博:广博:籍:书籍。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。形容人学识渊博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李代桃僵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僵:枯死。李树代替桃树而死。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。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信口开合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日甚一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天比一天厉害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敬业乐群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心学习,和同学融洽相处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臭名远扬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:名声;臭名:坏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也作“丑声远播”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无法无天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:法纪;天:天理。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;任意干坏事。现多形容违法乱纪;不受管束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鬼烂神焦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容火灾惨烈,众多的人被烧死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无时无刻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人心归向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向:归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,向往的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惊心动魄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蹑手蹑脚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蹑:放轻脚步。形容动作很轻;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随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半吊子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指天誓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着苍天;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己溺己饥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谠言直声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谠言:公正的言论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气壮的言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信以为真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峨峨洋洋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大腹便便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肚子又大又肥。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。多指腹内空虚而言。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结缨伏剑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缨:系上帽带;伏剑:拔剑自刎。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马牛其风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谓马、牛奔逸。《书·费誓》:“马牛其风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颖达疏:“僖四年《左传》云:‘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贾逵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然则马牛风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远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男大当婚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散言碎语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犹言闲言碎语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苦口婆心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迷离惝恍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细水长流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细:微小。比喻节约使用财物;使经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心服口服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。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图穷匕见 |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 |